張國榮死因翻盤?66歲向太自爆「不是憂鬱症輕生」 公開「最後通話內容」一度哽咽:讓我內疚22年
「我沒有病」,這是張國榮在跳樓前一小時,打給向太陳嵐的最後一通電話中,反覆強調的話。近日,向太在直播中重提22年前這段令人心碎的往事,直言張國榮之死「並非因抑鬱症」,瞬間引爆全網爭議。
陳嵐表示,2003年4月1日下午,張國榮突然致電向太,語氣激動地要求她幫忙召開記者會。他在電話中堅決否認自己患有憂鬱症或撞邪,一再強調「我沒有生病」。向太當時試圖安慰他「不要不開心」,但未料一小時後,張國榮竟從香港文華東方酒店一躍而下,這通電話成了他最後的求救信號。
向太至今仍深陷自責:「如果當時我堅持介入,結果會不會不同?」她回憶,得知噩耗時正值愚人節,她起初以為是玩笑,直到熟人證實後才當場崩潰。
Advertisements
向太認為,以張國榮「愛漂亮、追求完美」的性格,不可能主動選擇跳樓這種慘烈方式。她將懷疑指向外部干擾——尤其是拍攝電影《異度空間》時可能接觸「髒東西」。
她透露曾想找人為張國榮驅邪,但因其伴侶唐鶴德不信靈異而作罷。「這件事我遺憾了22年」,向太在直播中沈重說道。
然而,向太的「靈異說」與張國榮家屬及醫學記錄卻有著嚴重衝突。大姐張綠萍(醫學專業人士)生前多次公開強調,弟弟患的是生理性抑鬱症,即腦部化學物質失衡,需長期服藥治療;唐鶴德在2003年4月2日凌晨的採訪中明確承認:「從我的角度看,他有抑鬱症」。
Advertisements
今年7月,導演王晶曾爆料張國榮自殺的三大原因:事業受挫:電影《偷心》因投資方入獄而流產,轉型計畫失敗;憂鬱症未規範治療:病情反覆卻未系統用藥;性取向輿論壓力:長期被媒體糾纏私生活。
針對張國榮臨終前「否認患病」的表現,心理專家指出:重症憂鬱症患者常伴隨病恥感,拒絕承認病情是典型症狀。其遺書中「我一生未做壞事」的自責表述,也符合憂鬱症患者的心理特質。另有網友認為,張國榮堅持澄清自身狀態,可能是受到外界壓力(如投資糾紛、隱私外洩)的刺激,而非單純精神問題。
張國榮生命的盡頭究竟想的是什麼?真相又是如何,可能只有他自己清楚了⋯⋯。
資料來源:騰訊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