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歲男孩突然變「鬥雞眼」!原來是「1毀眼習慣」家長一定要注意
前段時間,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(下稱「浙大兒院」)濱江院區眼科副主任醫師史彩平的診間,豪豪被媽媽領進了門。
「醫生,你快看看,我兒子怎麼突然變『鬥雞眼』了,還總說看東西有重影。」
原來,豪豪此前一直在老家,前段時間放假,才來到杭州和父母團聚。想著孩子平時沒機會玩手機,假期就讓他多玩一會兒手機,沒想到幾天後,孩子突然變成了「鬥雞眼」。
術前照片/圖源:浙大兒院
考慮到孩子的起病比較急,是在短時間內(數小時至數天)突然出現的眼位偏斜,同時還伴有急性復視(視物重影),經驗豐富的史彩平很快判斷孩子得的是一種並不罕見的眼病:急性共同性內斜視。
這是一種急性發病的眼科疾病,多發於5歲以後或年長兒童,常有雙眼視軸不平行、眼位偏斜等表現,卻無眼外肌麻痹,神經系統檢查無明顯器質性病變。
其實,類似的事件每年都有:
2024年,14歲的杭州男生小李(化姓)突然感覺看見的所有東西都在晃動,而且無法聚焦、出現重影,沒玩手機一周後情況略有好轉,放鬆警惕的他接著玩手機,沒想到就變成了「鬥雞眼」。由於情況已經持續三個月以上,小李被醫生建議手術治療。
同年冬天,29歲的江西小伙小汪也通過手術矯正了斜視的情況,他原本視力極好,卻因長時間高強度地看手機小說,患上急性共同性內斜視,不僅外貌改變,生活質量也嚴重受損。
Advertisements
如何治療?
醫生介紹,治療急性共同性內斜視有兩種方法,即手術矯正和非手術矯正。
初發的急性共同性內斜視,若患者度數較小,首先要糾正其錯誤的用眼習慣,同時選擇配戴三稜鏡輔以視功能訓練消除復視、改善眩暈疲勞等癥狀,早期干預可預防雙眼視功能永久損傷。如果是斜視比較嚴重的患者,則需要通過手術治療來調整眼部肌肉,使其斜視眼位恢復正常,但這種方法需要在斜視度數穩定後才能採用。
史彩平介紹,這兩種方法豪豪都不適用,只能考慮這之外的新型治療手段:注射肉毒素治療。
肉毒素除了除皺、瘦臉等美容應用外,在臨床也被廣泛應用於一百多種疾病,包括治療內斜視。這種治療的好處是早期即可進行,與此同時,跟傳統斜視手術矯正相比,具有手術創傷範圍較小、手術時間較短、可調整性強的優勢,還可以根據治療效果,在數月後追加註射,靈活性比較高。但也存在出現繼發性外斜視、上瞼下垂、垂直性斜視、眼球運動異常等併發症的風險,因此術前專業評估、專業團隊的選擇非常重要。此外,這種治療方式多數用於急性共同性內斜視、先天性內斜視等,對於外斜視和垂直斜視不推薦。
來源:pixabay
Advertisements
手術當天,在豪豪接受全身麻醉後,史彩平使用超細針頭,將微量肉毒桿菌毒素注射到豪豪雙眼過度活躍的內直肌中。整個注射過程順利,術後無明顯不適。
術後第一天,豪豪說看東西沒有重影了,眼睛偏斜的情況得到明顯的改善。隨著肉毒素作用的不斷變化,豪豪的眼位逐漸恢復了正常。
長期損害別忽視
有這種情況要格外注意
為什麼孩子會突然出現急性共同性內斜視?
史彩平介紹,此病發病原理不明,多數和融合功能失調、調節集合功能失調等因素相關,部分和心理應激、神經系統疾病等相關。
在出現急性共同性內斜視的時候,豪豪右眼近視已經275度,左眼正常,兩年前學校體檢時就發現了這一情況,他覺得看得清遠處,對生活和學習沒有很大影響,就一直沒有和父母提起一隻眼睛已經近視的事。
「一隻眼睛近視,一隻眼睛正常或者遠視,兩隻眼睛度數相差較大的孩子,這方面風險比較高,我臨床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病例。家中孩子如果存在這種情況,一定要及時配戴眼鏡進行視力矯正。」史彩平提醒。
專家表示,現代人的用眼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。工作、娛樂、社交,幾乎都離不開手機。許多人習慣長時間低頭看屏幕,眼睛離屏幕太近,造成眼睛的集合功能過度使用,眼睛極易進入疲勞狀態。為了避免因過度使用手機而導致的視力損害,建議大家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。
來源:soh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