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歲男孩「喊肚痛急照X光」!一看腹腔竟有「18公分長的它」醫生也看傻:怎麼進去的
「醫生,孩子一直說肚子疼。」近日,一位12歲的男孩小木(化名)在母親陪伴下匆匆來到紹興市人民醫院急診兒科就診。
但在醫生詢問病史時,男孩卻表現得言辭閃爍、模稜兩可,羞於啟齒。經過醫生耐心細緻的反覆詢問和安撫,小木終於道出實情:原來3天前,他不慎將一支鉛筆塞入了肛門。這幾天雖有排便,但始終未見鉛筆排出。
接診的兒內科醫生王瑜驚詫的同時,也意識到情況緊急,他立即請小兒外科會診,希望外科醫生通過肛門指檢定位異物后直接用器械取出。
小兒外科醫生屠菊英查體時在患兒右側臍旁觸及一條狀物體,但肛門指檢卻未能探及異物。急診腹部X線檢查顯示:盆腔內確有一條狀異物,長度約17cm。
Advertisements
鑒於異物已滯留體內3天,存在直腸或結腸黏膜損傷甚至穿孔的風險,且滯留時間越長風險越大,該院小兒消化科副主任醫師劉偉榮趕至現場會診。經與小兒外科團隊討論后,決定立即為小木施行急診腸鏡檢查及腸鏡下異物取出術。
手術過程很順利。由於異物下端距離肛門較近,醫生在腸鏡下使用圈套器成功套住鉛筆一端,將其隨腸鏡緩緩取出。術后再次進鏡觀察發現,鉛筆兩端因長期滯留摩擦擠壓,導致乙狀結腸及直腸局部形成潰瘍,所幸程度不重,經後續注意飲食及抗感染治療即可順利康復。
Advertisements
小木塞進肛門裡的鉛筆↓
「兒童誤吞異物(經口)導致其進入消化道甚至『定居』於結腸或直腸的情況在兒科並不少見。」劉偉榮副主任醫師介紹道,然而,也存在另一類情況,即異物經肛門進入,多源於兒童好奇自行塞入、意外騎跨損傷或醫療操作(如測肛溫)失誤等。
雖然名為「直」腸,但直腸實際存在兩個生理彎曲,加之其上方的結腸走行迂曲(呈「乙」字形),長條形異物極易在此處滯留。腸道持續不斷的蠕動會使滯留異物反覆摩擦腸壁,導致黏膜損傷、潰瘍,甚至會引發穿孔等嚴重後果。
因此,劉偉榮也提醒家長務必密切關注孩子日常行為,加強溝通教育,引導青春期的孩子正確認識身體的變化。一旦發現異物進入消化道(無論經口或經肛),必須立即就醫,切勿心存僥倖等待其自行排出。
來源:越牛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