討厭一個人,不要翻臉、不必忍耐,最佳的處理方式是「森田理論」!

  • author Kitty
  • 2025-07-11

討厭一個人,不是你的錯。

但是,你因為討厭一個人,而讓自己心情不好,這就是你的錯了。

我曾在網上看到一位網友說她很討厭自己的婆婆,以至於後來一聽到婆婆要來她家裡,她就焦慮、壓抑,感覺日子很難過。

這位網友,我們姑且稱她為A女士。

討厭一個人,不要翻臉、不必忍耐,最佳的處理方式是「森田理論」!


A女士說,她剛生完孩子出院的當天晚上,婆婆去看寶寶時,發現寶寶尿了,就在那說她沒給寶寶換尿布。

實際上A女士因為剛哄著寶寶吃完奶,再加上自己傷口還疼,所以沒來得及換。

A女士聽到婆婆這樣說之後,心裡突然就很煩躁,所以就沒搭理婆婆。

Advertisements

結果,A女士的婆婆又來一句,「孩子尿了!」

A女士直接站起來,走開了。

討厭一個人,不要翻臉、不必忍耐,最佳的處理方式是「森田理論」!


婆婆離開后,A女士的老公跟她吵了一架,指責A女士給他媽甩臉色。

A女士很委屈,說自己可能有點產後抑鬱了。

但是,A女士的老公卻說A女士的抑鬱症是她自己作出來的。

A女士遇到的類似情況還有很多,累積起來,她也就越來越討厭自己的婆婆了。

看得出來,A女士在面對自己討厭的人(她婆婆)時,更多時候選擇的是忍耐。

討厭一個人,不要翻臉、不必忍耐,最佳的處理方式是「森田理論」!

Advertisements


有些人,在遇到自己討厭的人時,則會選擇翻臉。

其實,討厭一個人,千萬不要翻臉、不要忍耐,最有水平的處理方式是用「森田理論」。

在探討用「森田理論」來應對讓自己討厭的人之前,我們先來了解一下,「你為什麼會討厭一個人?」

討厭一個人的理由

我們之所以會討厭一個人,實際上是出於對生存的本能需求。

現代人類,之所以能夠在地球上至今存活20至30萬年,有一項能力非常關鍵。

這項能力就是「對潛在威脅的快速識別能力」。

如果一個人讓你很討厭,那麼很可能是因為這個人表現出了對你的威脅性。

討厭一個人,不要翻臉、不必忍耐,最佳的處理方式是「森田理論」!


Advertisements

這裡的威脅性,不僅僅是表面意義上的威脅,還包括,不誠實或不可預測等。

或許有人會說,不誠實怎麼能算威脅呢?

不誠實的背後說明這個人不可靠,當你面對一個「不可靠」的人時,會本能地警惕起來,這自然算得上是一種威脅。

比如:你公司有個同事經常遲到,為此你很討厭他。這背後其實,就是基於對方帶給你的威脅。

討厭一個人,不要翻臉、不必忍耐,最佳的處理方式是「森田理論」!


具體來說,這背後的邏輯是這樣的:

你同事經常遲到,所以他是一個「不可靠」的人,而他又跟你在同一個公司,跟這樣「不可靠」的人一起共事,搞不好會讓自己利益受損。

Advertisements

所以,你很討厭他。

如此說來,討厭一個人,其實是在幫我們規避風險。

這本該是一件好事。但是,它的副作用「討厭一個人會影響我們的心情」可非常不好。

日常生活中,我們有意無意都在用「森田理論」

森田理論」是20世紀初由日本心理學家森田正馬所提出來的。

一開始,「森田理論」被用來指導治療焦慮症、強迫症以及疑病症等。

現如今,它已經被廣泛應用在了多種心理問題的干預上。

討厭一個人,不要翻臉、不必忍耐,最佳的處理方式是「森田理論」!


Advertisements

「森田理論」的核心思想就八個字:「順其自然,為所當為。」

解釋起來也通俗易懂,「在承認情緒存在的基礎上,該幹嘛幹嘛。」

「森田理論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可能你都用到過,只是你不知道而已。

比如:單位有一個你很討厭的同事,此刻這位同事正迎面朝你走來,你瞬間心情很不好。

但是,你該做自己的事,就做自己的事。

你並不會因為,你討厭的同事,影響了你的心情,就停下來,不是嗎?

這就是,「森田理論」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。

用「森田理論」來應對非常影響我們心情的人

仔細觀察一下,我們會發現一個很神奇的現象。

如果,我們討厭的這個人,跟我們關係很近,假如是戀人。

戀人因為出軌,成為我們討厭的人,令我們心情很不好,很痛苦。

這時候,接納痛苦的心情,繼續做自己該做的事情,就很難了。

我們或許要花很長時間,才能走出來。

討厭一個人,不要翻臉、不必忍耐,最佳的處理方式是「森田理論」!


Advertisements

越是這種情況,越能體現出「森田理論」的價值所在。

嚴格意義上來說,用「森田理論」指導的治療方法,會分為四個階段:絕對卧床期、輕作業期、重作業期、生活訓練期。

一開始我們只需要做到完全與我們討厭的人隔離,不要去接收關於這個人的任何資訊。

在此基礎上,我們嘗試著去做一些輕鬆的事,比如:閱讀或者手工。

接下來,我們可以去從事一些相對複雜的事,比如:種點花花草草。去體驗那種「行動優先情緒」的狀態。

最後,我們就可以嘗試著回歸社會,進一步鞏固「情緒與行動分離」的應對模式。

討厭一個人,不要翻臉、不必忍耐,最佳的處理方式是「森田理論」!


每個階段,需要持續1~2週的樣子,如此循序漸進,終能將令我們非常討厭的人帶給我們的壞心情驅逐出去。

「森田理論」,一個應對討厭之人,比起翻臉、忍耐,更有水平的處理方式,值得我們每個人去了解。


來源:第一心理

精選推薦

Comments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