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預估時間更早!專家點名「南海海槽大地震」恐在2時間點爆發
根據《ettoday新聞雲》報導,日本政府專家小組最新的「南海海槽大地震」災害預測結果令人擔憂,未來30年內發生機率已從原先的70%至80%提高到80%左右。更令人震驚的是,專家群中出現了兩派不同觀點,認為這場毀滅性強震可能比官方預期更快到來。
圖片來源:美聯社
專家小組於今年初發布的評估顯示,在最壞情況下,這場大地震將造成近30萬人死亡,235萬棟建築物全毀,並帶來高達270兆日圓(約新台幣61兆元)的經濟損失。
圖片來源:美聯社
Advertisements
日本地震預知學會會長、同時擔任東海大學及靜岡縣立大學客座教授的長尾年恭指出,目前專家間對地震發生時間點有「2035年說」及「2038年說」兩種推論。這些推測是透過分析1707年寶永地震、1854年安政東海地震、1946年昭和南海地震等歷史資料,計算板塊回彈週期而得出。不過學界對此仍有不同意見,部分研究認為30年內發生機率僅有20%。
圖片來源:ETtoday
除了南海海槽地震外,首都圈直下型地震也是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威脅。預估顯示,未來30年內東京都、茨城縣、千葉縣等南關東地區發生這類地震的機率高達70%,其中基礎設施與民生管線老化問題特別令人憂心。
專攻災害情報論的東洋大學社會學教授中村功強調,南海海槽地震主要致命原因在於海嘯,而首都直下型地震則以火災造成最嚴重傷害。他呼籲,不論是防災或是災害應變,正確資訊與判斷都扮演關鍵角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