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繼送走9旬父母後,才65歲的我,做出了一個決定:「以後不養老了」
我今年65歲,從鎮上的機械工廠退休5年了。
以前在廠裡開銑床,每天對著鋼鐵零件一共做就是八九個小時,下班回家時胳膊經常是抬不起來的,那時候我最大的盼頭就是等退休,想著退休了我就解放了,可以和老伴一起去旅行,去唱歌跳舞好好消遣一番。
但誰能想到,退休後我還沒過上那種美好生活,卻“再就業”,成了年邁父母24小時連軸轉的護工,過上了更痛苦的生活。
Advertisements
我家就我和哥哥兩個孩子,哥哥大我6歲,打小他就比我懂事,也更有擔當,國中畢業就出門打工了。
父母步入70歲後,哥哥也主動把老兩口接去他家生活。那時我雖然成了家,也在城裡買了房子,但我卻沒有他那麼有擔當。
也不是我不想照顧父母,而是那時候的我,忙著工作,老伴也還沒退休,根本沒辦法照顧這兩位老人。
只能每到週末放假,常回去看看,多給父母以及哥嫂買點東西。
Advertisements
我以為我哥可以贍養父母到終老,可命運偏不遂人願。9年前的一個早上,我剛到廠裡準備開機床,就接到嫂子哭哭啼啼的電話,說哥哥早上起來就倒了,送到醫院查是腦溢血,沒搶救過來。聽到這消息,我當時腦子「嗡」的一聲,緩過神來趕去醫院時,哥哥已經沒了氣息,我蹲在走廊裡,眼淚止不住地流,怎麼也想不通,平時都好好的人,怎麼說沒就沒了。後來,有鄰居跟我說,我哥都是照顧父母積勞成疾了,因為在哥哥過世前兩年開始,我父母就開始身體不大好,需要人輔助生活了。
Advertisements
更讓人心寒的是,哥哥下葬沒幾天,嫂嫂就把父母連帶行李送到我家,說她身體也不好,實在無能為力了。看著嫂子這樣,我們也無法拒絕,就扛起了這擔子。那時我老伴剛退休,本來都收拾好行李要去外地幫兒子帶孫子的,一看這情況,默默把行李又塞回了櫃子。
她後來跟我說:「照顧老人比帶娃累多了,娃是越養越精神,老人是越照顧越揪心。」我當時還沒太在意,直到爸媽住進來半年,我才明白這句話的分量。」
Advertisements
剛把爸媽接來的時候,他們還能自己慢慢挪步、自己端碗吃飯。我爸以前是村裡的村長,一輩子好面子、講規矩,每天都要把中山裝的釦子扣得嚴嚴實實,頭髮梳得一絲不亂。但也就半年光景,他就跟變了個人似的。
有天我修水管的時候,看見他蹲在地上撿掉在桌下的饅頭渣往嘴裡塞,飯桌上遞他筷子,他攥著半天都夾不起一根青菜。帶去醫院一查,說是得了阿茲海默症,還有腦梗的跡象。從此以後,家裡就沒平靜過。我爸認不出人了,有時候指著我喊“小伙子”,有時候又對著門罵“你為啥鎖我家的門”。最費勁的是幫他上廁所,他坐在馬桶上就拼命往後仰,我得用胳膊圈著他的腰,另一隻手幫他解腰帶,每次折騰完,我倆都一身汗。
Advertisements
有次我剛把他扶回床上,轉身去洗毛巾,就听見「撲通」一聲,他從床上摔了下來,額頭磕出個大包,手臂也受傷了,我趕緊把他抱起來,看著他額頭上的血,心裡又疼又急,不知該說他還是安慰他。
從那以後,每天晚上我都不敢睡得太死,因為父親常常在半夜起來瞎跑,沒人看著準出事。就比如有次我半夜起床,看見廚房亮著燈,跑過去一看,發現父親正拿著勺子在豬油裡扒拉,嘴裡還念叨「要找糖吃」;還有一次,他把我老伴的降血壓藥當成糖果,差點吞下去,幸虧我及時搶下來。嚇得我趕緊把家裡的藥、刀具都鎖進櫃子,廚房也裝了安全鎖,但還是防不勝防。
Advertisements
這邊我爸剛發了病,我媽那邊也出了狀況。她本來精神狀態就不好,看著我爸活成這樣鬧人的模樣,她自己也急得睡不著覺,然後久而久之,她也變了,尤其是脾氣變得越來越怪。有天我煮了小米粥端給她,她嚐了一口就摔在地上,說「你想燙死我啊」;我給她買的軟底鞋,她嫌不好看,非要穿以前高跟一點的硬皮鞋,結果有次崴了腳,疼得直哭,還怪我為啥不攔著她。
最讓我頭痛的是她的「小脾氣」。有時候老伴跟她說話,她不理不睬,怕婆媳之間生是非,我老伴也很少跟她嘮叨,誰知她轉頭就跟鄰居說「媳婦不孝順」「媳婦虐待人」。有次鄰居阿姨來串門,她拉著人家的手哭了半天,說我們不給她吃飯,哪裡又瘦了,哪裡又不行了,這話說的,把我老伴氣得躲在屋裡抹眼淚。
Advertisements
為此,我只能跟鄰居解釋,可人家嘴上說“理解”,眼神裡的懷疑,卻我看得清清楚楚。為了照顧他倆,我把所有社交都推了。
以前廠裡的老夥計總約著去下棋、去釣魚,後來,每次看到他們發朋友圈曬漁獲,我都會趕緊劃過去,不是嫉妒他們,而是怕自己那按耐不住的心。有次老夥計打電話約我“要不要去某某水庫釣魚?那裡有二三十斤的大夥哦!”,我看著沙發上打盹的爸媽,只能說“下次吧,下次再說”。
但我知道,哪有什麼下次啊!
更讓人揪心的是,自從照顧了父母,我和老伴的身體也越來越差。老伴血糖忽高忽低,包包裡得時刻揣著血糖儀,餐餐都得先吃降血糖藥。我原本就有關節炎,原本只是輕微的,很長時間才會犯一次,但照顧父母後,勞累更多了,這犯病就越來越頻繁了,經常彎腰幫我爸穿鞋,直起來時都得扶著桌子緩半天。
有次我抱父親去坐輪椅時候,突然腰椎疼得沒站穩,直接跪倒在地,我媽在旁邊看著,卻幫不了我,幸好那次沒傷的太嚴重,坐在地上緩了緩就過去了。後來我媽又查出嚴重的骨質疏鬆,有天早上起來不小心摔了一跤,再也站不起來了,每個月都得去醫院複查。
每次去醫院,我都跟打仗似的:早上五點就得起來收拾,幫我媽穿衣服、餵早餐,再背著她下樓搭計程車。掛號、繳費、做檢查,樓上樓下跑,我媽走不了路,我就得背著她上台階。有次做骨密度檢查,排隊排到中午,我媽趴在我背上睡著了,我又不敢隨便放母親下來,這麼站著背母親,一背就是兩個小時,把我的腿都站麻了。
那幾年,我最害怕的就是兒子回來。有次兒子打電話說:“爸,我帶孫子回家看看你們”,我趕緊說:“別回來,家裡亂得很,等你爺爺奶奶好點再說”。其實我不是想見他們,而是怕他們看見我爸媽的樣子,會怕他們擔心我。
就這樣撐了五年,我爸先走了,走的時候92歲。那天早上我去叫他吃飯,發現他安靜地躺在床上,沒了呼吸,走得挺安詳的。又過了3年,也就是去年,我媽也走了,年紀94歲。看著家裡擺著他倆的黑白照片,我心裡說不清是啥滋味。有難過,畢竟是生我養我的爹媽;也有解脫,因為總算不用再勞碌了。
送走爸媽後,我和老伴在老家休息了一個月。有一天晚上,我倆坐在陽台乘涼,老伴突然說:「以後咱們要是這樣了,可別拖累孩子啊」。我一下子就紅了眼,這正是我憋了好久的話。我不是太寵孩子,而是經歷這麼一次後,我真的怕了。
圖片來源 ETtoday
我知道兒子孝順,可久病床前無孝子啊,我不想讓他像我一樣,為了照顧老人,把自己的日子都搭進去。我想讓他能安心工作,帶著孫子去旅遊,有自己的生活。父母走後,我內心做出了一個決定,以後等自己也老了,就不養老了。有人說我這是帶壞風氣,養兒防老天經地義!人老了,就得要兒女來養老。
我也不反駁這道理,但是照顧過失能老人的人才會知道,那種累不只是身體上的,更多還是心裡的。
因此,我寧願自己到時候走得痛快些,也不想讓孩子跟著遭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