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生就不能走路!19歲女孩「靠爺爺揹上學」寒暑不中斷 12年後「一家人現況曝光」惹哭網友
這一天,終於來了!
何炎格收到了期盼已久的山東理工大學錄取通知書,那個生活無法自理、只能依靠爺爺背著才能上學的五蓮女孩,終於如願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,坐在一旁的爺爺奶奶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一路走過十九年,祖孫三人吃過太多的苦,他們用瘦弱的肩膀和執著的信念,在命運的溝壑中走出了一條光明之路。
收到錄取通知書
祖孫終於圓了大學夢
今年19歲的何炎格,出生於五蓮縣高澤街道高澤村一個普通的家庭,由於身患先天性疾病,她除了部分手指能做簡單的抓握之外,身體其他地方都不能活動,日常起居全靠65歲的爺爺何志軍和66歲的奶奶米宗娥照料。
(何炎格國中資料照片)
Advertisements
四歲那年,父母離異,父親為了生計外出打工,照顧何炎格的重擔落在了爺爺奶奶的身上。面對生活的風霜雨雪,一家人沒有選擇放棄,他們作出決定:無論怎樣,都要讓何炎格讀下去!
(何炎格小學資料照片)
今年大考,何炎格考出了548分的好成績,超本科及格分數一百多分,被山東理工大學法學院社會工作(新文科實驗班)錄取,如願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。
Advertisements
當承載著夢想的錄取通知書擺在面前,祖孫三人圍在一起,笑得合不攏嘴,「孩子太不容易了!她爺爺也太不容易了!」奶奶米宗娥一遍遍摸著錄取通知書,看著眼前的孫女和老伴,她的眼眶慢慢紅了,那眼神裡,是滿滿的憐惜,更是濃濃的欣慰與驕傲。
風雨兼程
12年求學路從未遲到
小時候,奶奶帶何炎格去幼兒園玩,每次到了那兒,小炎格都目不轉睛地望著老師講課的身影。老師跟奶奶說:「這孩子這麼專注,將來一定功課好。」奶奶回家跟爺爺聊起這事,看著她寫滿渴望的眼神,爺爺何志軍說:「待在家裡沒有出路,孩子想讀,就送她去!」奶奶捨不得將何炎格送到特殊學校,便每天用小推車推著她上下學。四年級之後,奶奶抱不動何炎格了,便由爺爺何志軍接著背起何炎格踏上求學路,日復一日、風雨無阻。
Advertisements
(何炎格國中資料照片)
何炎格上了國中後,每天早上六點,奶奶為何炎格梳洗,爺爺趴在床邊把何炎格背在身上,走到電動車旁,蹲下身來將何炎格穩穩放下,到了學校,再小心翼翼背她爬上二樓教室,先輕輕放到課桌上,再抱到椅子上,整理好書本文具才離開。
(何炎格國中資料照片)
送完孫女回到家已是八點多,何志軍匆忙趕往雞棚,為了賺點錢補貼家用,他養了兩千多隻雞。剛過十點,何志軍又急匆匆趕往學校,趕在上午最後一節課結束前來到教室門外等候。學生大多離開後,何志軍先把何炎格抱到課桌上,再蹲下身背起她,藉助桌子的支撐站起來,慢慢走到樓下,到了下午,這一幕又會重演。
Advertisements
(何炎格國中資料照片)
為了讓孫女坐得舒服些,何志軍特意給她做了把帶支撐的椅子,「就想讓她能坐得好受點,安安心心把書讀好。」爺爺何志軍說,為了送何炎格上學,他騎壞了一輛三輪車,到高中後他換了四輪電動車,「路不好走,我得把她穩穩的送到學校。」
(何炎格國中資料照片)
何炎格以優異的成績升入五蓮高中時,爺爺身體還算硬朗,但個子不高的他,背起比自己還重的孫女已經相當吃力了。「高中這三年,不論颳風下雨還是下雪,我都背著她去上學,有時候雪下大了,老師說路滑別來了,我也沒讓孩子耽誤一節課。」爺爺何志軍說這話時帶著驕傲,他和老伴沒讀過多少書,但他堅信孫女只有讀書才能有出路。
Advertisements
(何炎格高中資料照片)
上學的路,祖孫倆走的很艱辛,但他們像上了綁緊繩子的陀螺,生活的重擔壓彎了腰,卻從未壓垮他們臉上的堅毅和對未來的期盼。
(何炎格國中資料照片)
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
也不放棄
19年前,何炎格的出生,曾給這個普通的農家帶來滿心歡喜。可在她六個月時,奶奶發現了她與別的孩子不一樣,無法自主翻身;一歲時,別的孩子早能扶著牆學走路,她的腿卻軟得像沒骨頭。一家人焦急地四處求醫,醫院初診的 「先天性嬰兒癱」 像塊巨石壓在心頭,家人帶著最後一線希望帶小炎格輾轉來到北京,三家大醫院一致的診斷結果讓一家人的世界轟然坍塌:孩子這輩子都無法站起來了。
Advertisements
(資料照片)
生活的噩運沒有打垮堅強的他們,「她既然到了這世上,就跟我們有緣,無論如何不能放棄她。」不管日子如何艱難,爺爺奶奶都以堅強樂觀的心態面對,用滿是老繭的雙手和不再挺拔的肩膀,硬是為小炎格撐起了一片溫暖的天空。
(何炎格國中資料照片)
後來只要聽說哪裡有醫治辦法,不管結果如何,爺爺奶奶都會毫不猶豫地抱著她去試試,針灸、藥敷、理療……用盡了各種方法、耗盡了所有錢財。再後來有了可能對何炎格這種病有幫助的藥,但價錢貴得嚇人,爸爸看著藥單,猶豫著問奶奶:「這藥太貴了,也不一定能治好,還治嗎?」爺爺奶奶沒半分遲疑,堅定的回答:「砸鍋賣鐵,也得治!」
Advertisements
(爺爺何志軍為了生計有時會住在雞棚)
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,這下更是難上加難,「最開始給孩子打腰穿的針,一針三萬三(約新台幣13萬),報銷完自己還得掏一萬多!第一年打了五針就花了六萬塊錢(約新台幣24萬)。後來實在不忍心看孩子再受打針的痛苦,就改吃藥了,一吃就是三年多,一天光藥錢就120塊(約新台幣500元),一年算下來又是四萬多(約新台幣16萬)……」說起這些,奶奶的聲音哽咽了,眼裡泛起淚光,滿是心疼,「不能停藥啊,我們不敢想別的,就盼著孩子以後能自己上廁所,這就夠了。」
再苦再難
陪伴不會缺席
為了讓何炎格的日子能過得舒服些,奶奶的身影總是忙碌的。他們住的平房雖然簡陋,但裡裡外外都整理得乾乾淨淨。「孩子這麼爭氣,不管將來怎麼樣,我們都會一直支持她,她要是還想往上考研究生,我們也會陪她去。」奶奶米宗娥的話語樸素,卻道盡了一個家庭無聲的誓言。
每天晚上,奶奶要至少起身三次幫何炎格翻身,每當上廁所時,需要爺爺抱著她到椅子上,再由奶奶輔助她才能完成。雖然常年不能自理,但是何炎格的頭髮、身上總是乾淨舒爽。兩位農村老人養育這樣一個孩子,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辛勞和繁瑣。
(何炎格小學資料照片)
「小學時還好,學校離家近,送她上學、照顧她,沒那麼費勁。」奶奶望著何炎格,聲音低了下去,「可現在我和她爺爺都老了,真不知道還能陪她多少年……可她這麼好強,這麼愛學,我和她爺爺心裡就開心,日子也有了希望。」
(何炎格國中資料照片)
何炎格很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,為了不辜負爺爺奶奶的期望,這個倔強的姑娘硬是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:她用僅能活動的三根手指緊緊夾住筆,靠著手腕艱難地發力,一筆一劃地在紙上挪動。雖然寫的慢,但何炎格的字跡總是工工整整。
(何炎格國中資料照片)
不甘於命運
「我一定要讀下去」
何炎格手中的筆不敢停下,她心裡憋著一股勁:「爺爺奶奶這麼努力照顧我、供我上學,我考上大學,才能對得起他們這麼多年的付出。」平日,為了不讓爺爺太辛苦,懂事的何炎格早上從來不吃飯、不喝水,減少上廁所的次數,「孩子餓著肚子去上學,哪能不難受啊?這孩子,太懂事了……」爺爺何志軍看在眼裡,疼在心裡。
(何炎格小學資料照片)
2018年秋季,何炎格以年級第一的成績升入高澤國中,她深知爺爺背著自己爬樓梯有多費勁,下課別的同學去玩,她還趴在桌上看課本,課本被翻得皺皺的,練習本上的錯題改了又改,筆記本記得密密麻麻。成績單發下來,那些鮮紅的勾、靠前的名次,讓爺爺奶奶疲憊的心有了支撐的力量。
(何炎格國中資料照片)
升入五蓮中學後,為了做康復訓練,何炎格休學了一年。高中的課程日益繁重,怕耽誤功課,何炎格忍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,把除了訓練的全部時間放在學習上。別人做一套題的功夫,她要多花一倍的時間,但她從不說累。
雖然身體條件不允許她留在學校上晚自習,但家裡的燈總比別家亮得更久,紙頁上暈開的墨點,分不清是筆尖滴的,還是額頭的汗。她拼盡全力,把別人在課堂上的時間,一點一點從黑夜裡搶回來。
課堂上,何炎格從來不敢有半點鬆懈,好強的她把筆握得緊緊的,指節用力到泛白,手腕酸得抬不起來,就貼著桌面休息兩秒,立馬又握緊了筆。令她感激的是,學校和班裡的同學對她照顧有加,學校特意把她安排在一樓的班級,方便爺爺背她進出。
(何炎格高中資料照片)
提起何炎格,她的高三班導王世川滿是心疼和欽佩,「這孩子非常刻苦,她爺爺只要學校開著門就背她來,即使下雪天,一些都市的孩子都不來了,他們也準時來上學。」王世川說,「到教室後,她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書本,課間也永遠在埋頭學習。」儘管身體情況特殊,何炎格憑著這股韌勁,成績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。
(何炎格高中資料照片)
(何炎格收到錄取通知書後,班導王世川前來看望)
逐夢大學路
開啟人生新篇
2025年全國大考,在五蓮縣第一中學考場外,65歲的何志軍又一次將孫女何炎格抱起,重複了他堅持了9年、1600多個日夜、6400多次的動作。
為了給何炎格創造公平的機會,這次高考,考點特意為她啟用了備用考場,並按規定延長了考試時間。何炎格笑著說:「我是自己開單間,兩個監考老師給我一個人監考。」
終於,12年的晨光與晚霞中,這個用脊椎作筆的爺爺,和他背上那個永不言棄的孫女,在人生的答案紙上迎來了耀眼的錄取通知書。
(何炎格國中資料照片)
看著爺爺佝僂的背和奶奶花白的頭髮,何炎格心裡像壓著塊大石頭:「我一天天長大,身體也越來越重了,爺爺快背不動我了。」但老兩口沒有絲毫猶豫:「陪著孫女一起去讀大學!」何志軍賣掉了家裡所有的雞,臨時找了一份澆水的工作,烈日下、田埂邊,只希望在開學前,能為孫女多攢一些錢。
但現實的壓力像山一樣壓來,奶奶米宗娥用指頭算著,聲音裡帶著藏不住的慌張:「咱倆都走了,家裡地也荒了,沒收入了,孩子那藥,一年就得四萬多!學費一年還要5200(約新台幣2.1萬),再加上我們三個的吃喝拉撒……」爺爺何志軍用粗糙的手拍了拍老伴,聲音不高,卻透著磐石般的堅定:「等到了大學那,有什麼工作我都去做,孫女的藥不會斷!」
這份艱難中的堅持,感動了山東理工大學。考慮到何炎格的特殊情況,學校特意為她和爺爺奶奶安排了「愛心寢室」,希望能給這個特殊的「小家」一個溫暖的起點,幫助炎格順利融入大學新生活。
懷抱這份沉甸甸的關愛,何炎格對未來充滿期待。她選擇的是社會工作專業,她說:「我一定好好學,將來有機會工作我就盡力去做,要是沒有我就繼續考研,繼續讀下去!爺爺奶奶為我耗盡了心血,我要給他們養老,更要努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,把這份溫暖傳下去。」
少年有夢,未來可期!
何炎格,加油!
願你擁抱美好的未來!
資料來源:今日頭條